摘要

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国图书馆界发动的"胜利图书运动"广为人知,而同样作为服务社会的知识机构,博物馆在战时的表现和作为却罕为人知。史密森协会在灵活调整适应战时社会与环境的同时,充分利用自身在知识、科研、收藏、展陈等方面的人力物力资源优势,主动根据军方和社会公众的需求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博物馆的产生和使用总是适应各种各样的社会需求,博物馆存在的价值也源于对社会需求的回馈。对战时这一特殊时期博物馆工作与服务内容的梳理有利于进一步探讨博物馆机构的特质与可塑性,理解博物馆与社会的互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