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建立Nomograms预测模型分析起搏器植入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45例进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将患者分为发生深静脉血栓组(n=42)与未发生深静脉血栓组(n=203)。分析起搏器植入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构建Nomograms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对起搏器植入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并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史、合并糖尿病情况、恶性肿瘤患病情况、心房颤动病史、心功能分级、手术时间、术后制动时间、术后感染情况、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术后抗血小板治疗、术后抗凝治疗、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原时间(P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高、合并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合并心房颤动、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术后制动时间长、有术后感染均是起搏器植入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起搏器植入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曲线下面积为0.935(95%CI:0.887~0.984,P﹤0.05),区分度较好。内部验证结果显示,模型表现与理想模型基本拟合,提示模型预测的准确度较高。结论 体重指数高、合并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合并心房颤动、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术后制动时间长、有术后感染均是起搏器植入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Nomograms模型对于起搏器植入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与区分度。

  • 单位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