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一、灾害性报道的美学意义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中央各主要媒体都在第一时间发布了各地的震感信息,使公众知道了真相,避免了恐慌发生。对这次地震的报道,中国媒体一改以往灾害性报道中保守、回避的态度,将灾情真实地反馈给广大百姓。镜头中不但有触目惊心的废墟、瓦砾,还有失控的记者和数度哽咽的主持人,这些在以前的报道中是很少看到的。然而这样的改变却是成功的,受众不但没有反感、没有质疑,反而更加感同身受。这些画面激起了受众对受灾人民的同情以及万众一心的激情。这种对于大美的追求,是此次报道的最大突破!美感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自我观照,其本质特征是"一种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愉快"。但是灾难中的...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