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CT和传统X线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60例疑似慢阻肺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均开展CT和传统X线检查诊断,以肺组织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分析CT和传统X线检查结果并比较诊断符合率、特异度、敏感度,观察记录慢阻肺合并肺间质纤维化传统X线、CT表现以及CT检查病灶分布情况。结果 60例疑似患者经肺组织病理学诊断,确诊为慢阻肺合并肺间质纤维化者有48例。CT、传统X线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符合率88.3%、特异度83.3%、敏感度89.6%均高于58.3%、14.7%、62.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阻肺合并肺间质纤维化X线表现:患者的肺部纹理会出现紊乱、增强等表现,多数患者的肺部纹理还会出现弥漫性的分布,并呈现出网状、蜂窝状,此类现象的占比大约在83.33%,约有72.92%的患者会出现网织状的阴影,且边缘不清晰,并出现大小不一的结节状、小片状、点状等阴影。约有31.25%的患者会出现肺大泡;有14.58%的患者会出现支气管扩张现象,约有72.92%的患者会出现肺门阴影,且出现增大、结构紊乱等现象。慢阻肺合并肺间质纤维化CT表现为支气管的血管束会变细,且管壁出现增厚,血管束出现变形与扭曲,小叶内间质出现增厚,小叶间隔也出现增厚表现,胸膜出现下线,并出现磨玻璃影,有牵张性的支气管扩张现象,出现蜂窝状。结论慢阻肺合并肺间质纤维化诊断时, CT和传统X线均有一定的效果,但前者诊断符合率与敏感度均要优于后者,故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荐。

  • 单位
    北京市西城区广外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