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早产儿生后1个月维生素D水平影响因素,为防治维生素D水平缺乏及不足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20年4月~2022年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胎龄≤34周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生后1个月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分为维生素D水平缺乏组、不足组及充足组;并收集相关信息。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等统计方法,筛选出早产儿生后1个月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孕母补钙或维生素D水平时长、孕期有无抽筋、胎龄、出生季节、静脉营养时长及有无新生儿败血症、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胆汁淤积症与早产儿生后1个月维生素D水平有关(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孕期抽筋、胎龄≤32周、冬春季出生、静脉营养时间长是早产儿生后1个月维生素D水平缺乏及不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OR>1);孕母补钙或维生素D≥3个月是早产儿生后1个月维生素D水平缺乏及不足的保护性因素(P<0.05, OR<1)。结论 早产儿生后1个月维生素D水平缺乏及不足现象较普遍;孕母钙或维生素D的补充、孕期抽筋与否、胎龄、出生季节、静脉营养时长均可影响早产儿生后1个月维生素D水平营养状况。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