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8年白银市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分析

作者:马菊红; 张景辉*; 杨军鹏; 陈安明; 曾同霞
来源: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19, 34(05): 29-48.
DOI:10.13215/j.cnki.jbyfkztb.1906002

摘要

目的针对学校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寻找暴露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方法对2013—2018年白银市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以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统计分析事件发生的时间、地区和人群等分布情况。结果 2013—2018年全市学校共发生6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占暴发事件起数的11.32%,累计暴露人数860人,发病84人,无死亡病例,年均罹患率9.77%,各年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279.747,P=0.000);各县(区)中,靖远县发生起数最多(3起)、占50.00%,罹患率5.92%,其次为白银区(2起)、占33.33%,罹患率15.00%,主要发生在第二三季度;分析可疑食品,2起因食用剩菜剩饭引起,2起因食用未煮熟的食物引起,2起因学生营养餐饼干、牛奶和鸡蛋引起。结论白银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总体呈下降趋势,且有明显季节性;可疑食品主要为剩饭剩菜、豆类食物及学校提供的营养餐;暴发原因以细菌性和植物性食物中毒为主;学校应加强食堂和营养餐配送单位管理,强化从业人员培训,严格管控原料采购、加工制作、清洗消毒和饮用水卫生等关键环节,在学生中开展食品安全健康宣传教育,减少并杜绝暴发事件发生。

  • 单位
    白银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