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斑状白云岩在碳酸盐岩地层中较为常见,其成因存在不同的解释.四川广元中二叠世栖霞组中部发育一套厚层斑状白云岩,形成于浅滩相沉积环境.白云岩主要由等粒自形晶白云石和不等粒镶嵌状白云石构成,含少量的鞍形白云石.阴极发光显示白云石具有4期环带结构:(Ⅰ)中心不发光的雾心;(Ⅱ)中间发橙色光的窄亮边;(Ⅲ)次外围不发光的环带;(Ⅳ)最外围发暗红色光的环带.白云岩和宿主灰岩的δ13C分别分布在+2.17‰~+3.19‰PDB和+1.39‰~+2.58‰PDB;δ18O分别分布在-1.7‰~-5.45‰PDB和-3.66‰~-6.38‰PDB.白云岩和灰岩的δ13C呈正相关,表明白云岩继承了灰岩的碳同位素值...
-
单位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