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创造性的微观变化: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研究

作者:薛雨康; 田梦源; 李芊芊; 郭雅绮; 马晓晴; 谷传华
来源: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2, 20(01): 65-72.
DOI:10.12139/j.1672-0628.2022.01.010

摘要

本研究将微观发生法设计和虚拟仿真技术相结合,考察了不同特质社会创造性大学生跨情境、跨时间的状态社会创造性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在四种具体社会问题情境中,个体策略新颖性的变化表现出了跨情境的多样性特点,而策略实用性的变化则主要表现出了跨情境的一致性特点;(2)个体特质社会创造性对其状态社会创造性的表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策略的实用性上。

  • 单位
    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