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红鳍笛鲷(Lutjanus erythropterus)幼鱼的胁迫效应,于DBP暴露后0、6、12、24、48和96 h时检测红鳍笛鲷鳃、肝和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结果表明,DBP对红鳍笛鲷的24 h、48 h和96 h LC50分别为7.10 mg/L、6.98 mg/L和6.66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2.04 mg/L。随着浓度增加,鳃组织中的SOD酶活性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肝组织中的SOD酶活性在0.5 mg/L和2.0 mg/L浓度组交替表现为升高和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0.125 mg/L浓度组肝SOD没有明显变化。鳃组织中MDA含量在DBP暴露6 h后显著性增加(P<0.05),之后随时间延长而下降;DBP暴露6 h和12 h后,0.5 mg/L和2.0 mg/L浓度组肝组织中的MDA含量都显著升高(P<0.05),之后随时间延长MDA含量下降并趋于稳定。与对照组比较,DBP暴露48 h后,红鳍笛鲷脑组织中AChE酶活性显著升高(P<0.01),96 h后又显著下降(P<0.01)。SOD、MDA和AChE酶活性变化与DBP暴露时间有关,但与DBP浓度关系不明显。研究结果表明DBP对水生生物存在氧化胁迫和神经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