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低温透析预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IDH)的效果。方法选取武汉市第一医院行血液净化患者36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28~83岁,平均年龄58.08岁。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分别予常温透析(37℃)、低温透析(35.5℃)各144次共288例次。观察发生低血压的次数、透析结束时血容量下降(△BV)、在线Kt/V值及透析前后患者体温(BT)、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中心动脉压(MAP)的变化。结果常温透析144例次发生低血压82例次,低血压发生率56.94%;低温透析144例次发生低血压46例次,低血压发生率31.94%。低温透析低血压发生率显著低于常温透析(X2=18.225,P<0.01)。常温透析、低温透析的在线Kt/V值分别为1.40±0.07、1.41±0.07,两种方法都可以达到较好的透析效果,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85,P> 0.05)。低温透析结束时△BV小于常温透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3,P<0.05)。低温透析患者透析结束时BT和HR均低于常温透析,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2.859,7.45;P<0.01)。低温透析患者透析结束时SBP、DBP、MAP均高于常温透析,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4.246、-4.998、-4.382,P<0.01)。结论低温透析能够有效地降低IDH的发生,且操作简单,是一种可有效预防IDH的透析方法。
-
单位武汉轻工大学; 武汉市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