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总结分析日光性角化病的临床、皮肤镜、病理特点,提高对日光性角化病的再认识,指导临床诊断、治疗。方法 纳入2019年1月—2023年1月53例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记录完整且经皮肤病理确诊为面部日光性角化病患者临床资料,对其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皮肤镜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发病年龄主要在60~80岁,平均年龄(69.43±9.02)岁;女性多见(75.5%);病程1周~14年;皮疹以多发为主(60.4%);病程>1年、皮疹多发为日光性角化病进展为原位鳞状细胞癌危险因素。(2)临床以红斑鳞屑(50.9%)、褐色斑片或丘疹(49.1%)为主,3例伴皮角、4例伴发角化棘皮瘤改变;31例首诊符合日光性角化病(58.5%),临床容易误诊为脂溢性角化病(17.0%)、基底细胞癌(5.7%)、鲍温病(5.7%)。(3)皮肤镜特征依次为红色背景(52.8%)、褐色假网状结构(45.3%)、褐色色素沉着(41.5%)、毛囊角栓(41.5%)、黄白色或黄褐色鳞屑结痂(39.6%)例;皮肤镜分级为I级(15例,28.3%)、Ⅱ级(25例,47.2%)、Ⅲ级(9例,17.0%)、无法判断(4例,7.5%);44例(83.02%)皮肤镜下可见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4)组织病理表现多样包括萎缩型(20例,37.7%)、鲍温型(19例,35.8%)、色素型(17例,32.1%)、肥大型(13例,24.5%)、苔癣样型(11例,20.8%),各型可重叠;病理分级包括Ⅰ级(12例,22.6%)、Ⅱ级(22例,41.5%)、Ⅲ级(19例,35.8%);30例(56.6%)皮肤镜和病理分级一致,其中萎缩型日光性角化病皮肤镜分级容易低判(7例,13.2%)。结论 面部日光性角化病多发生于老年女性,病程较长,容易多发,病程>1年、皮疹多发为日光性角化病进展为原位鳞状细胞癌危险因素。其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为脂溢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等,皮肤镜具有特征有助于早期识别及分级,与病理分级一致性可达56.6%,萎缩型日光性角化病皮肤镜分级容易低判,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
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