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法改善气阴两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临床症状及胃黏膜萎缩伴肠上皮化生的疗效。【方法】将62例气阴两虚型CAG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中成药摩罗丹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白贝益胃汤(香砂六君子汤合乌贝汤的基础上加滋养胃阴及清热解毒药物组方而成)口服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8周、12周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胃镜组织学积分及病理组织学积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脱落情况:研究过程中,对照组脱落1例,治疗组无脱落病例,最终共有61例患者完成全部疗程的治疗,其中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2)疗效情况:治疗12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32%(28/31),对照组为63.33%(19/30),组间比较(χ2检验),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治疗8周后,2组患者的胃脘胀满、胃脘灼痛、喜按、胃中嘈杂、口干口苦、乏力倦怠、大便异常(大便干燥)等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2组患者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在治疗12周后对各项中医证候积分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胃镜组织学积分改善情况: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胃镜组织学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2组患者的胃镜组织学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在治疗8周、12周后对胃镜组织学积分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病理组织学积分改善情况:治疗8周后,2组患者的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慢性炎症、病变活动度等各项病理组织学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除对照组的慢性炎症外,2组患者的各项病理组织学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在治疗12周后对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病变活动度等病理组织学积分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6)安全性评价: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且2组患者的血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也均未出现异常,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结论】基于益气养阴法的中药白贝益胃汤治疗气阴两虚型CAG患者疗效确切,可起到改善慢性炎症、缓解症状及逆转肠上皮化生的作用。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