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对比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不同时间预处理对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2月—2022年12月在我院择期行CEA术治疗的74例颈动脉狭窄(CS)患者临床资料,按远隔缺血预处理(RIPC)时间不同分成2组,其中A组37例(术前1 h进行预处理)、B组37例(术前24 h进行预处理)。对比2组术前1 d、麻醉诱导后、切皮时交感神经反应指标[收缩压(SBP)、心率(HR)、舒张压(DBP)]变化及手术前后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应激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白细胞介素-6(IL-6)、皮质醇(Cor)]、神经功能指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水平。结果 与A组相比,麻醉诱导后B组SBP、HR、DBP水平更高,切皮时SBP、HR、DBP水平更低(P<0.05);与A组相比,B组术后7 d、30 d MMSE评分更高(P<0.05);术后12 h、24 h 2组血清NE、Cor、IL-6水平均较术前1 d升高(P<0.05),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术后12 h、24 h血清S-100β、NSE水平更低,血清BDNF水平更高(P<0.05)。结论 CEA术前实施RIPC可减轻脑损伤,发挥脑保护作用,但与术前1 h实施RIPC相比,于术前24 h实施RIPC更有助于维持机体血流动力学稳定,促进认知功能及预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