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皮影戏在赤峰市分布广泛,数年前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目前赤峰皮影戏的主要演出形式是公益性演出、政府购买的活动性演出以及乡村社会愿影、会影等传统形式演出。政府的各项保护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皮影戏在年轻人中间的知名度,但未从根本上改变传承断代的现状。皮影戏得以传承的主要载体不是光鲜艳丽的舞台,而是传统文化所滋养的民间习俗,传承人的主要演出活动依然靠传统形式的愿影和会影来支撑。随着电视等媒体普及率的提高,皮影戏的娱人功能在逐渐弱化,传承主体高龄化现象突出,传承状况不容乐观。
-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