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墓碑型ECG改变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AMI)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 :2 0 0 1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连续进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首次前壁AMI患者 2 0 3例 ,墓碑组 73例 ,非墓碑组 130例。对比分析两组一般特征、临床特征、冠状脉造影表现和血管重建方法。结果 :墓碑组肌酸激酶 MB峰值、住院并发症 (死亡、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心室颤动 )、经血运重建治疗 (溶栓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明显高于非墓碑组 (P<0 .0 5~ 0 .0 1) ;住CCU时间显著延长 ,LVEF明显降低 (P <0 .0 5 )。而典型症状、心绞痛史、心率、血压、血脂指标、血尿酸、血糖、急性肺水肿、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高度房室阻滞、住院总天数和冠状动脉造影特征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在前壁首次AMI患者 ,墓碑型心电图改变者虽然再灌注治疗明显增多 ,但预后不良 ,提示墓碑型ECG改变的机制可能与微血管病变有关
-
单位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