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纸张在晋代的普及是《庄子》生产制作的物质基础,玄学在晋代的深化是《庄子》流通传播的时代驱力,晋代士人谈《庄》、注《庄》、引《庄》蔚然成风,在《陶渊明集》中表现为《庄子》典故的大量应用。陶渊明引《庄》助己、以诗解《庄》,用诗人之意逆《庄子》之志,《庄子》的逍遥无己变为陶渊明的任真自然,《庄子》的生死齐一变为陶渊明的纵浪大化。“真人”“真君”“真宰”在《庄子》中是齐万物而逍遥的代表,也表示自然而然未经人为的初始状态,是道的化身,“真朴”则是陶渊明的自然本性和理想生活。《庄子》一方面强调“无用之用”全生避祸,另一方面又强调“生死齐同”,陶渊明看重生而消解死,“齐生死”是陶渊明固穷田园以持续“真朴”的必经历程。面对自身的衰老、万物的兴替、社会的起伏,陶渊明以“外化而内不化”的态度处之,“凭化”是陶渊明“任真”与“齐生死”的总体方法。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