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利伐沙班在肺栓塞抗凝治疗中的效果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70例接受抗凝治疗的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奇偶分组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参照组患者予以华法林治疗,试验组患者予以利伐沙班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栓素B2(TXB2)、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干预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干预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氧分压)水平。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TXB2、ET-1、NO、sICAM-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NO水平均高于干预前,TXB2、ET-1、sICAM-1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NO(89.27±4.46)μmol/L高于参照组的(84.95±4.18)μmol/L,TXB2(260.72±11.23)μmol/L、ET-1(60.73±5.24)ng/L、sICAM-1(150.31±12.41)μg/L均低于参照组的(287.30±14.18)μmol/L、(67.12±5.18)ng/L、(184.91±14.24)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PT、FIB、AP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PT、APTT均长于本组干预前,FIB低于本组干预前,且试验组PT(15.59±2.27)s、APTT(41.42±4.16)s均长于参照组的(11.45±2.16)、(35.01±3.20)s,FIB(4.70±0.14)g/L低于参照组的(6.36±1.12)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氧分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均低于本组干预前,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水平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试验组患者心率(81.20±4.09)次/min、呼吸频率(21.57±1.10)次/min、血二氧化碳分压(7.01±0.32)kPa均低于参照组的(86.61±3.48)次/min、(25.11±1.07)次/min、(7.47±0.24)kPa,血氧饱和度(91.84±4.06)%、血氧分压(8.90±0.23)kPa均高于参照组的(89.68±4.23)%、(8.20±0.29)kP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栓塞抗凝治疗中,以利伐沙班作为干预药物,有助于促进抗凝效果的提升,并且还可减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受到的损伤,使之血流动力学水平恢复速度加快。
-
单位山东省宁津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