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大黄鲜切晾干过程中指标化学成分变化及大黄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s, P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s, POD)的相关酶学特性。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指标成分峰面积进行测定,采用紫外光谱(UV)技术考察底物种类、底物浓度、温度及pH值对大黄中PPO及POD的酶活性影响。结果 没食子酸、儿茶素及表儿茶素的峰面积变化率高于蒽醌类成分,PPO最佳底物为没食子酸、最佳底物浓度为0.06 mol·L-1,最佳温度为30℃,最佳pH为7.0,POD的最佳底物为愈创木酚,最佳底物浓度为0.06 mol·L-1,最佳温度为30℃,最佳pH为8.0。结论 大黄在产地加工过程中调节温度和pH值均可抑制PPO及POD的酶活性,从而有效提升大黄药材品质,同时也为其他类药材酶促褐变的控制提供思路。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