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3~5期非透析不同中医证型患者不同区域及不同腧穴体表平均温度变化规律。方法:将CKD 3~5期非透析患者作为CKD组,同期本院体检中心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采集研究对象红外热图,记录并比较不同区域(双肾区、双膝区、督脉区)及腧穴(双侧肾俞、双侧太溪、命门)的体表平均温度。结果:脾肾阳虚证组双肾区、督脉区红外热体表平均温度低于对照组及脾肾气虚证组、肝肾阴虚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阳虚证组双膝区红外热体表平均温度低于肝肾阴虚证组,其中右膝区脾肾阳虚证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阳虚证组双侧肾俞、命门穴红外热体表平均温度低于对照组及肝肾阴虚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阳虚证组双侧太溪红外热体表平均温度低于对照组,其中右侧太溪脾肾阳虚证低于肝肾阴虚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KD脾肾阳虚证非透析患者双肾区、双膝区、督脉区、双肾俞及命门穴红外热像图体表平均温度低于肝肾阴虚证患者。
-
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