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睡眠情况对血压控制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1月在浙江医院住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60例(≥60岁)。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睡眠时间及动态血压指标,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分析睡眠状况对血压控制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结果 160例患者中80例患者睡眠质量优良,80例患者睡眠较差。其中不同睡眠质量组的24h收缩压、24 h舒张压、白昼收缩压、白昼舒张压、夜间血压变异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87、-3.458、-5.490、-2.773、-2.888,P <0.05)。根据患者的睡眠时间情况分为三组:<6 h组、6~8 h组、> 8 h组。不同睡眠时间患者的白昼收缩压、白昼舒张压均值标准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82、3.292,P <0.05)。睡眠质量优良组血压控制达标率(72.6%)高于睡眠质量较差组(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3,P <0.05)。睡眠时间不同组别的血压控制达标率(<6 h组:68.0%;6~8 h组:66.1%;> 8 h组:80%)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63,P> 0.05)。对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两者存在交互影响(相关系数为-0.538,P <0.05)。联合睡眠时间和质量进行分组并进一步分析时显示,各个组别之间的血压控制达标率不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83,P <0.05),其中睡眠质量较差合并<6 h组的血压控制达标率最低(18.2%)。进一步对各个组进行两两比较发现,睡眠质量较差合并<6 h组与睡眠质量优良合并> 8 h组、睡眠质量优良合并6~8 h组以及睡眠质量较差合并> 8 h组血压达标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671、3.884、5.507,P <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与睡眠质量有一定关系,睡眠质量好的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更高,睡眠时间不同的患者血压达标率比较无差异。睡眠质量与睡眠时间存在交互影响,血压达标率随着睡眠时间的增长而呈现出升高趋势,
-
单位浙江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