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Patterson及改良Hennigan分型的优缺点并对21例羊膜束带综合征患儿进行回顾分析。方法自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 我们共收治羊膜束带综合征患儿21例。统计患儿基本信息、累及肢体数目, 并回顾病史, 用Patterson法和改良Hennigan法对羊膜束带综合征进行分型统计, 比较两种不同方法的特点;并统计患儿累及的分布趋势。结果本组21例, 男7例, 女14例。单纯累及上肢9例, 单纯累及下肢5例, 同时累及上、下肢7例。上肢16例(18侧)病例中, 同时存在多种Patterson分型时以一种分型计为1例次, Patterson 2型13例次, 3型5例次, 4型5例次。其中3型累及16指, 示中指和中环指尖端并指累及各6指, 环小指累及4指。4型累及13指, 示指6指、中指4指, 拇、环、小指各1指。下肢12例(15侧)病例中, Patterson 2型13例次, 3型2例次, 4型5例次。其中3型分别累及第2~5趾及第3~5趾。4型在踝关节以远宫内截肢1例, 宫内截趾4例。截趾共13趾, 第1、2、3趾各3趾, 第4、5趾各2趾。使用Hennigan分型时, 同样以一种分型计为1例次。上肢:1区(手指)10例次, 2区(手掌)1例次, 3区(前臂)7例次, 4区(上臂)2例次。下肢:1区(大腿)1例次, 2区(小腿)11例次, 4区(足趾)4例次。结论通过对21例羊膜束带综合征患儿进行Patterson分型和Hennigan分型比较, 将两者结合后, 能明确体现该疾病部位、程度, 便于指导治疗和数据统计, 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可靠数据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