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互联网信息会影响公众对社会安全状况的感知,加剧或减缓公众的安全焦虑心理。基于风险的社会放大理论和消极偏见理论,利用2017年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分析互联网使用对公共安全感的影响。研究发现:使用互联网会显著降低公共安全感水平,政府信任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正面客观的政治新闻并不会增强公众的安全感,而负面消极的信息则会削弱公众的安全感,且认为互联网信息的代表性强,越能起到削弱作用;使用互联网影响公共安全感还表现出明显的社会经济地位及代际差异,中、低社会经济地位及青年群体更容易受此影响。建议从净化网络环境、加大安全教育、增强城市“韧性”入手,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