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梳理医院所有西药药品贮藏条件的风险,为药品正确养护提供参考,降低贮藏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凡例中药品贮藏项的相关规定和一些易忽视的特殊贮藏条件,对本院所有西药药品的说明书贮藏条件进行分类,统计贮藏项中各贮藏条件所占的比例和风险点,并针对特殊贮藏条件的药品制定风险防范建议。结果 本次调查的946个西药药品说明书,注射剂380种(40.17%)、口服制剂447种(47.25%),外用制剂119种(12.58%)。贮藏条件标准术语描述正确897个(94.82%)。特殊贮藏条件多,尤其是冷处和常温常常有特定的温度限制,且限制温度区间分布广而不统一。需要遮光或避光或凉暗比例最多的是注射剂(248个,65.26%),需要干燥或密封比例最高的是口服制剂(371个,83.00%),需要阴凉或凉暗比例最高的是外用制剂(32个,26.89%),需要冷处贮藏比例最高的是注射剂(73个,19.21%)。42种同一通用名不同厂家的药品的贮藏条件差异大。眼用制剂为多剂量包装(94.87%,37/39),开启后储存的期限多为4周或30 d。结论 特殊贮藏条件药品较多,导致药品实际贮藏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建议相关机构、厂家能够关注这个问题,医院相关部门也应重视药品的贮藏与养护条件,规范药品贮藏管理,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
单位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北京市普仁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电子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