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是外科实践中常见的组织器官损伤之一,已证实肠I/R不仅可以引起肠道局部损害,而且因肠粘膜屏障的破坏引起肠内细菌、内毒素向肠外组织器官移位,从而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甚至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及衰竭。因此,肠I/R损伤的发生机制及防治一直是近年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及难点。总结本课题组过去的工作及既往其他学者的研究,我们认为肠I/R损伤可能与氧化损伤、钙超载、白细胞粘附、能量衰竭、补体激活、促炎性介质的释放、细胞凋亡以及一氧化氮、内皮素及一些信号通路(如鞘磷脂酶——神经酰胺通路)的激活等有关;针对上述因素,我们采用了相应的防治手段,比如采用中药(四逆汤、银杏叶的提取物)、麻醉药(异丙酚)、电刺激迷走神经以及缺血预处理与缺血后处理等方法,这些方法均呈现一定的保护效果。其中缺血后处理是较为有前途的方法。本文就预处理及后处理在肠I/R损伤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