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在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重构过程中对心肌运动能力与交感神经的调节作用。方法以四川省崇州市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2年7月收治的高血压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行积极抗高血压和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治疗,初试剂量为1.25 mg/d,如果患者可耐受,可逐渐增加用量,至最高耐受剂量10 mg/d。比较两组患者常规超声检查结果、心肌运动能力、心室重构预测指标及重构过程中神经体液调节因子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64.51±4.87)mm]、左心室等容松弛减慢指标(IVRT)[(86.59±12.54)ms]和左心室后壁厚度(PWT)[(9.13±1.19)mm]小于对照组[LVEDD:(77.83±5.92)mm,IVRT:(108.38±11.97)ms,PWT:(11.84±1.3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6、9.74、11.81,均P<0.05);左心室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78.73±11.04)cm/s]大于对照组[(49.08±12.87)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4,P<0.05);心肌运动指标Tei指数(0.52±0.07)和心室重构程度预测指标胱抑素C(Cys C)浓度[(1.27±0.18)mg/L]均较对照组有显著降低[Tei:(0.65±0.09);Cys C:(1.93±0.1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3、21.82,均P<0.05);观察组神经体液调节因子心房钠尿肽(ANP)[(100.34±21.73)pg/mL]和B型脑利钠肽(BNP)[(99.38±23.29)pg/mL]较对照组低[ANP:(154.39±28.47)pg/mL;BNP:(142.35±27.3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9、9.26,均P<0.05)。结论比索洛尔可以提高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重构过程中的心肌运动能力,延缓心室重构进程,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对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有积极意义。

  • 单位
    崇州市人民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