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构建自然生态空间占用补偿制度,确保自然生态空间损失与补偿的平衡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失衡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在分析自然生态空间占用补偿现状和问题、自然生态空间特征及占用行为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地补偿、异地补偿和资金补偿三种自然生态空间占用补偿模式,在湖北省政策体制上提出实现路径与程序,开展自然生态空间占补平衡时应结合占用行为的不同选择差异化的补偿方案,同时应按照“规避、最小化、修复、补偿”四个层级进行管控。此外,应建立生态占补储备库、监测与信息共享系统、公众参与机制等保障占补制度的顺利实施。

  • 单位
    武汉长江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长江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