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初诊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双链DNA抗体表达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21年6月该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15例初诊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抗双链DNA抗体表达与否分为抗双链DNA抗体阴性组(n=37)和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组(n=78),2组均规律使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第1、2、3、6个月疾病活动度评分,对比2组患者达标治疗率。结果 抗双链DNA抗体阴性组患者治疗第1个月达标治疗率为78.4%,第2个月达标治疗率为89.2%,第3个月达标治疗率为89.2%,第6个月达标治疗率为86.5%;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组患者治疗第1个月达标治疗率为48.7%,第2个月达标治疗率为75.6%,第3个月达标治疗率为83.3%,第6个月达标治疗率为80.8%。2组患者治疗第1、2、3个月达标治疗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第6个月达标治疗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双链DNA抗体对患者早期治疗方案的调整、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总的达标治疗率具有一定提示意义;并建议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初治疗的3个月内对抗双链DNA抗体阳性者应做到更加全面地评估,并延长随访时间,在达标治疗前尽可能减少器官损害,甚至降低死亡风险。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