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调查重庆市急性传染性腹泻致病菌类型、流行病学分布及耐药性。方法收集2016-2018年重庆市各医院肠道门诊就诊急性腹泻患者的粪便、肛拭子或呕吐物标本,进行9种常见致病菌的分离、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致病菌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结果 3 128例标本中,共检测出阳性致病菌1 282株,检出率为40. 9%,不同菌属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副溶血弧菌25. 4%、志贺菌属6. 6%、大肠埃希菌4. 7%、沙门菌4. 2%。副溶血弧菌、ETEC、EHEC、沙门菌和志贺菌感染主要分布于20~40岁青壮年,不同年龄段患者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弧菌、ETEC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男性患者志贺菌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P <0. 05)。肠道致病菌感染主要集中分布在6~10月份,其中:副溶血弧菌主要分布在8~9月份,沙门菌主要分布在6~8月份,ETEC和志贺菌主要分布在7~8月份;不同月份志贺菌、EIEC、沙门菌、副溶血弧菌、ETEC和EPEC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肠道致病菌对8种抗菌药敏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阿米卡星95. 2%、头孢噻肟91. 7%、庆大霉素80. 9%、复方新诺明69. 0%、头孢唑啉62. 6%、诺氟沙星32. 5%、环丙沙星27. 0%、氨苄西林13. 7%。结论重庆市肠道门诊感染性腹泻致病菌以弧菌为主,好发于20~40岁青壮年男性,集中在6~9月份,阿米卡星和头孢噻肟可作为经验性治疗的首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