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针灸方法早期介入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每组30例。各组均予基础西药治疗,急性期A组加用浅刺法治疗,B组加用耳针治疗,C组只予西药基础治疗。各组急性期后均采用针刺,加用电针,针后患侧面部闪罐,总疗程均为4周。观察各组临床疗效,比较改良Portmann评分、面部残疾指数躯体评分(FDIP)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后,各组改良Portmann评分、FDIP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0.01);A组、B组治疗后改良Portmann评分、FDIP评分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临床有效率A组86.7%,B组83.3%,均高于C组的56.7%(P<0.05);A组临床有效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浅刺法、耳针疗法早期介入周围性面瘫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较急性期单用西药者效果更优;急性期介入浅刺法或耳针疗法均能提高临床有效率,且不增加继发面肌痉挛的风险。

  • 单位
    浙江省温州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