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对中国当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传承于中国的诗教传统、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的配置主义进行梳理,指出其虽逐步改革于市场经济时代、同步于文化创意产业化发展的特点,但依然具有较强的从政府到社区的"配送文化"意味与由高到低的"宣教文化"秉性,认为在建立重视政府的主导角色的同时,应重视民间社团、民办非企业法人机构、市场化或半市场化企业机构的参与和机制创新,并结合实际提出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专门企业"制度的政策建议,呼吁对应"科技创新中国"建设,对等建构"文化创意中国",让文学为提升中国文化原创力、建构大国文化影响力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