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过去的几年中,临床检验专业人员逐渐意识到质量指标(quality indicators,QIs)在监测和改进检验全过程(total testing process,TTP)中检验之外阶段的性能方面具有一定的有效性。有效的QIs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内部质量评价系统和实验室间比对。精心设计的内部评价系统可以识别关键性活动并对其进行监测;积极参与实验室间比对则可以向实验室提供相对于其他参与实验室性能水平的相关信息。为确保使用适当的质量指标并便于其应用实施,许多实验室自2008年起采用国际临床化学和检验医学联合会(IFCC)"实验室差错和患者安全"(WG-LEPS)工作组提出的质量指标模型(model of quality indicators,MQI)。该模型要求每月收集一次参与实验室的数据,并定期发布描述统计结果和使用六西格玛度量评估实验室数据的报告。虽然结果表明这些过程仍需改进,但与2014年收集的数据相比,整体质量水平保持稳定,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活动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对QIs数据的持续监测可以识别出所有可能需要改进的过程,这说明参加WG-LEPS提出的实验室间比对计划对实验室是有帮助的。实验室的积极参与有助于确保在当前技术水平下,减少试验差错,提高检验全过程,尤其是检验之外阶段的质量,从而保证患者安全。
-
单位北京医院;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