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研究“鼠鼠文学”的生成传播机制及背后蕴含的青年社会心态,使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方法对“鼠鼠文学”的话语内容和传播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鼠鼠文学”是青年群体采用多模态符号,借助隐喻、借代等修辞手法对自身现实经历进行自我矮化式的媒介重构,并通过网络话题的设置和算法推荐进行扩散,最终掀起自嘲式情感宣泄的展演狂欢。其本质是社会“内卷化”背景下,青年群体借助数字媒介获得社会补偿、缓解现代性焦虑的一种新形式。青年的这种网络话语生产活动也在客观上造成了文化区隔,推动了网络亚文化圈层的建立,弥补了青年群体在现实社会中的话语权缺位。但过度使用自嘲话语也存在群体麻痹的危险。为推动青年网络亚文化的健康发展,政府可联合社会力量建立多元化的帮扶机制进行柔性收编,媒体应落实把关责任并加强正向引导,青年个体应树立积极心态并增强自身的媒介素养。

  • 单位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