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肠易激综合征(IBS)人群小肠细菌分布现状及炎症程度,为临床有效治疗IBS及降低炎症损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黄冈市中心医院60例IBS患者(为疾病组)和60例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居民(为健康组)进行研究。比较两组人群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发生率(SIBO)和口盲传输时间(OCTT)、炎症因子含量的统计学差异。比较不同病情IBS患者SIBO和OCTT、炎症因子含量的统计学差异。结果疾病组SIBO为26. 67%,显著高于健康组的6. 67%(P <0. 05)。疾病组OCTT为(152. 49±34. 75) min,显著高于健康组的(105. 27±30. 28) min(P <0. 05)。疾病组IL-18、TNF-α、IL-23显著高于健康组,疾病组IL-10显著低于健康组(P均<0. 05)。轻度患者SIBO(10. 34%)低于中度(33. 33%)、重度(60. 00%)患者(P <0. 05)。轻度患者IL-18、TNF-α、IL-23显著低于重度患者,轻度组IL-18、IL-23显著低于中度患者,轻度患者IL-10显著高于中、重度患者(P <0. 05);中度患者TNF-α、IL-23显著低于重度患者,中度患者IL-10显著高于重度患者(P<0. 05)。结论 IBS患者的小肠细菌分布明显丰富于健康人群,且分布状况与IBS严重程度关系密切;同时疾病组炎症因子明显高于健康人群,故临床上应加强对IBS患者的抗炎治疗。

  • 单位
    黄州区人民医院; 黄冈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