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治疗膝下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疗效及无复流现象

作者:司鹏宇; 王浙宇; 杨硕菲; 郭相江; 倪其泓; 陈佳佺; 叶猛; 张岚; 薛冠华*
来源: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2, 8(06): 645-638.
DOI:10.19418/j.cnki.issn2096-0646.2022.06.02

摘要

目的 探讨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DCBA)治疗膝下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疗效、安全性及无复流现象发生情况。方法 收集2018年5月至2020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98例膝下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DCBA组(n=48)和普通球囊扩张术(POBA)组(n=50)。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安全性指标、有效性指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无复流现象发生情况,并分析发生无复流现象的危险因素、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D-D)水平、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DCBA组患者的球囊直径大于POB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球囊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安全性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术后6、12、24个月DCBA组患者免于临床驱动的靶病变血运重建(CD-TLR)率分别为0.908、0.908、0.718,均高于POBA组患者的0.834、0.713、0.4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ABI均高于本组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A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BA组术后出现无复流现象患者5例(慢/无复流组),未出现无复流现象患者43例(正常血流组),慢/无复流组与正常血流组患者冠心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无复流组与正常血流组患者其他危险因素、PLT、D-D水平、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BA治疗膝下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安全有效,且无复流现象未造成不良临床结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