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Val158met基因多态性与榆林地区妇科患者术后芬太尼镇痛效应的关系。方法:选择全麻下汉族妇科手术患者121例,术后行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采集患者静脉血后,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测量患者COMT Val158met基因多态性,记录并分析术后48 h内PCIA芬太尼用量、血氧饱和度(SpO2)、镇痛评分标准(Ramasay评分)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AA、GA、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9%、47.9%、33.1%;A、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9.8%、70.2%。术后6、24、48 h,不同基因型患者SpO2、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GG基因型患者相比,AA基因型和GA基因型患者术后48 h芬太尼用量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榆林地区汉族妇科患者术后芬太尼镇痛效应存在明显差异,可能与当地COMT Val158met基因多态性有关。
-
单位榆林市第二医院; 榆林市星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