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当前青年大学生共情能力的个体差异,通过从教养方式、家庭环境甚至是遗传因素等多种角度出发去探究青年学生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并且分析极端共情现象的形成原因、能否改变,如果可以改变的话又应该如何改变。同时,全面分析青年大学生共情能力差异的原因,提出相应方法来平衡青年大学生共情能力,以达到一个平衡的健康共情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