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温肾健脾定脊汤辅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建瓯市立医院接受治疗的103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n=52)和对照组(n=51)。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温肾健脾定脊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Ⅰ型胶原蛋白C末端肽(CTX-Ⅰ)、胸廓呼吸差、Schober试验、指-地距、枕-墙距、颌-柄距、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症状积分变化情况(脊柱痛、晨僵程度、晨僵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sIL-2、CTX-Ⅰ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sIL-2、CTX-Ⅰ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脊柱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胸廓呼吸差、Schober试验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指-地距、枕-墙距及颌-柄距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CRP、ESR水平检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CRP、ESR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症状积分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脊柱痛、晨僵程度、晨僵时间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应用温肾健脾定脊汤辅助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sIL-2、CTX-Ⅰ、脊柱活动度、血清CRP、ESR水平及临床症状积分,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
单位建瓯市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