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存活者长期预后及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6年10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存活时间超过90 d的HBV-ACLF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进行随访,记录肝硬化发展、肝硬化失代偿、肝癌发生及死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并选择同期门诊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SF-36量表对ACLF存活者与常模及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共入组ACLF患者223例,根据入院时是否合并肝硬化分为乙型肝炎组(CHB-ACLF,n=130)和乙肝肝硬化组(CIR-ACLF,n=93)。CHB-ACLF组12个月、24个月、50个月的累计生存率为97%、95.7%和93.9%,高于CIR-ACLF组的91%、86%和74%(P=0.007)。CHB-ACLF存活者12个月、24个月、36个月的肝硬化进展率分别是37.9%、58.4%和68.7%。Cox回归结果发现,患者入院时钠水平(HR=0.84,P=0.035)、发病28 d内肌酐最高值(HR=1.015,P=0.026)及INR最高值(HR=2.032,P=0.006)是影响肝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ACLF恢复者SF-36量表的心理健康评分低于常模,其他维度与常模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与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相比,ACLF患者在一般健康和躯体疼痛维度得分更高,其余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乙型肝炎疾病基础不同可导致ACLF患者长期预后有所差别。严重的急性打击事件可增加CHB-ACLF患者肝硬化的发生率,可能与肝衰竭时各器官的损害程度有关。ACLF长期存活患者生活、社会能力无显著降低,但心理状态受到一定影响。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