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索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部(vlPAG)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在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NP)及痛相关负性情绪发生、发展及维持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及特征。方法使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SD大鼠Ⅰ型糖尿病,复制DNP模型;免疫荧光法观察、Sholl分析评价vlPAG星形胶质细胞在DNP进展过程中的形态和数量变化;采用化学遗传学技术定点定量向vlPAG注射携有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启动子gfaABC1D及修饰后的人毒蕈碱受体(hM3Dq或hM4Di)基因片段的腺相关病毒;待病毒稳定转染表达后,利用受体的外源性配体氯氮平-N-氧化物(CNO)靶向调控vlPAG星形胶质细胞活性;以机械性异常性疼痛阈值为观察指标,评价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在DNP中的作用;同时,采用旷场试验、高架十字迷宫试验、条件性位置偏爱试验,评价vlPAG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在DNP相关焦虑样、厌恶样情绪中的作用。结果 STZ成功诱导高血糖症状后,SD大鼠机械痛阈进行性下降,提示DNP模型复制成功。随着DNP症状加剧,vlPAG星形胶质细胞数量逐渐增多、胞体面积逐渐增大、形态复杂性逐渐增强。化学遗传学手段激活正常大鼠vlPAG星形胶质细胞可诱导神经病理性疼痛样症状(机械痛阈下降);化学遗传学手段抑制DNP模型大鼠vlPAG星形胶质细胞可改善DNP症状(机械痛阈升高)。同时,化学遗传学手段抑制vlPAG星形胶质细胞可减少DNP模型大鼠痛相关焦虑样行为,改善模型动物痛相关厌恶情绪。结论 vlPAG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与DNP的发生、发展及维持密切相关,vlPAG星形胶质细胞可能参与了DNP及痛相关负性情绪的编码和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