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雾测试方法若干问题思考

作者:宋祖华; 严瑾; 秦承华*
来源:中国环境监测, 2020, 36(01): 131-137.
DOI:10.19316/j.issn.1002-6002.2020.01.18

摘要

简述了我国硫酸雾测试方法的发展历史,分析和总结了《固定污染源废气硫酸雾的测定离子色谱法》(HJ 544—2016)存在的一些争议和问题,包括硫酸雾的定义、测试方法的干扰控制等。分析认为,相比《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6132—2010),HJ 544—2016对硫酸雾的定义更加合理。实验结果表明:硫酸盐是测试方法条件下的目标物,滤筒可以显著地捕捉硫酸盐。9组样品滤筒中,被测目标物所占比例为7. 9%~69. 1%;滤筒和前吸收液中,被测目标物所占比例为93. 7%~97. 8%。HJ 544—2016新增加的两级串联碱液吸收瓶可以较完全地捕集穿透滤筒后的硫酸雾,同时也会捕集SO2。SO2会对硫酸雾测试产生正干扰,约42. 9%的SO2在被吸收后转化为硫酸雾。

  • 单位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国家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