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上海市食源性疾病病例的流行特征,分析可疑食品及其来源,为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上海市362家哨点医院2014-2018年就诊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包括基本情况、就诊信息、可疑饮食信息等,医生采集就诊病例自愿提供的粪便或肛拭样本,检测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志贺氏菌、肠致泻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以及诺如病毒。结果 2014-2018年上海市共收集到70731例食源性就诊病例信息,致病菌及病毒检出情况:沙门氏菌3.35%、副溶血性弧菌6.50%、致泻性大肠杆菌4.79%、志贺氏菌0.09%、空肠弯曲菌2.99%,诺如病毒13.43%;病例发病高峰集中在每年5-10月;地区分布以近郊为多,占45.82%;26~30岁、31~35岁年龄段病例人数最多,分别占14.00%及12.52%;可疑饮食主要为水产动物及其制品(27.79%)、肉与肉制品(19.37%);加工方式以家庭加工(30.53%)及散装(26.37%)为主;食物来源以家庭购买(51.08%)及餐饮店购买(25.61%)为主。结论上海市食源性疾病病例具有季节性及人群流行特征,可疑饮食以家庭、餐饮店购买加工等为主,应当加强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及监督管理,以控制疾病的发生。
-
单位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