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1年上海进口肉类及水产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分析

作者:宁雪; 赵丽娜; 张晨; 李小林; 申进玲*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2022, (12): 61-67.
DOI:10.16043/j.cnki.cfs.2022.12.046

摘要

目的:明确进口肉类及水产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方法:根据国标方法检测2019年至2021年采集的2 196批进口肉类和水产品中常见的致病菌。结果:单增李斯特菌主要污染猪肉(12.37%);副溶血性弧菌主要存在于鱼类和虾蟹贝类中(17.70%);沙门氏菌总检出率最低(2.91%);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牛肉中检出率(5.65%),高于其他食品(0%~3.87%);猪舌中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21.43%)高于猪肉(12.37%);猪舌(17.86%)和猪肚(30.00%)沙门氏菌的检出率均高于猪肉(5.93%)。非洲和亚洲的虾蟹贝类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31.58%、41.06%)高于其他地区(7.69%~18.75%);大洋洲牛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5.57%)比南美洲(0%)高;猪肉中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高的地区是北美洲(20.21%)和南美洲(20.00%);生食冰鲜水产品中也含有致病菌,大西洋鲑鱼中单增李斯特菌阳性率5.43%、金黄色葡萄球菌2.33%、沙门氏菌0.78%、副溶血性弧菌0.78%。结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肉类和水产品致病菌检出率不同,应采取不同的监控方案,保障进口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