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以大学生数字助老志愿服务的实现路径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大学生群体的主观能动性,以劳动教育的形式引导、鼓励大学生参与数字助老志愿服务,通过敬老爱老助老和劳动教育理念传递、服务平台搭建、规范服务内容、提供物质与精神激励四大方面持续推进,在帮助老年人解决"数字鸿沟"的同时,感悟劳动的意义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