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北京市朝阳区常住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流行情况随年龄、时期、出生队列等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方法 分别于2010年、2015年、2020年按照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朝阳区1~75岁常住人口中进行抽样,收集其人口学信息的同时采集静脉血3~5 mL,使用化学免疫发光法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等检测,运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和内生因子法分别估计HBsAg阳性率、HBsAb阳性率和乙肝感染率的年龄、时期、队列等效应。结果 三次调查显示朝阳区常住居民HBs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标化率2.61%、2.50%、2.52%,P=0.830,χ2=0.374)。乙肝感染率的年龄–时期–队列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年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40~岁年龄组最高,队列暴露风险随出生年代增加而减小。结论 北京市朝阳区HBsAg阳性率处于乙肝中流行区水平;乙肝暴露风险随年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出生队列的增加而减小。
-
单位公共卫生学院; 北京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河北医科大学;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