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股方肌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方贵明; 黄明; 高明杰; 方镇; 祝蒙见; 王皓宇
来源: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08): 1039-1041.
DOI: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8.08.018

摘要

目的:探究保留股方肌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接受单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含全髋关节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病人根据术中是否保留股方肌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术中仔细分离保护股方肌血供,维持其与股骨距原始解剖位置;对照组术中切断股方肌。记录所有病人手术基本情况,术后定期随访,评估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通过X线片观察股骨距区域骨量变化。结果:2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2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6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6个月内股骨距骨质流失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12、24个月累计股骨距骨质流失率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且术后假体脱位发生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给予保留股方肌处理,可维持股骨距周围血供,增强股骨近端假体周围骨量和骨骼强度,继而促进髋关节功能快速恢复,预防假体松动或脱位。

  • 单位
    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