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真实世界下血液透析(hemodialysis, HD)患者因动静脉通路并发症应用覆膜支架的临床结局。方法这是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8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使用覆膜支架治疗动静脉通路并发症的HD患者的临床资料, 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分析总体及各亚组覆膜支架术后靶病变的一期通畅(target lesion primary patency, TLPP)、靶病变一期辅助通畅(target lesion primary assisted patency, TLPAP)及通路的一期通畅(access circuit primary patency, ACPP)情况, 并比较覆膜支架置入前后TLPP及年平均干预次数。结果根据入排标准共纳入71例患者77枚覆膜支架, 其中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 AVF)46例次(59.7%), 移植物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 AVG)31例次(40.3%), 中位随访时间22.4个月。覆膜支架置入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和36个月的TLPP分别为89.3%、66.5%、48.3%和42.5%, TLPAP分别为94.8%、90.4%、78.7%和75.4%, ACPP分别为77.2%、54.3%、35.2%和29.0%。亚组分析时, 中心静脉、头静脉弓、AVG静脉吻合口或流出道三个不同部位覆膜支架的TLP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6, P=0.808), 单纯狭窄组TLPP优于血栓/闭塞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51, P=0.110)。与置入前相比, 置入覆膜支架后TLPP得到显著改善(χ2=7.484, P=0.006), 中位通畅时间由16.6个月增加到23.2个月, 通路年平均干预次数从0.99(0.10, 1.83)次下降到0.50(0, 1.45)次(Z=-2.841, P=0.004)。结论 HD患者动静脉通路并发症应用覆膜支架后TLPP明显改善, 年平均干预次数显著减少。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