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与体外循环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肺损伤相关性研究

作者:范勇; 叶莉芬; 杨丽君; 刘晋萍; 李建华; 石卓; 舒强; 林茹*
来源: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15, 36(08): 611-617.
DOI:10.3760/cma.j.issn.0253-3006.2015.08.014

摘要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输血与术后肺损伤的相关性。方法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010年1~9月收治行体外循环下手术矫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9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比较围术期输血量与输血浆量、手术方法、年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中患儿最低温度和最低红细胞压积(Hct)对术后肺损伤的影响。结果用阿里斯多德评分对患儿手术复杂程度进行分层;围术期输血或血浆量越多, 术后肺损伤发病率越高(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围术期输血量, 围术期输血浆量, 术中最低Hct>30%(OR=2.76), 年龄≤1岁(OR=5.10), CPB时间>80 min(OR=2.58)是发生术后肺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复杂程度(阿里斯多德评分)越高, 术后肺损伤的发生越加明显(分层3比分层1, P<0.05;分层4比分层1, P<0.01)。术后肺损伤组有更长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和ICU停留时间(P值均<0.001)。术前贫血的患儿围术期输血量[(75.31±2.18)ml/kg, n=284]明显多于没有贫血患儿的输血量[(53.59±2.87)ml/kg, n=208], P<0.001。结论围术期输血、血浆与先心术后肺损伤密切相关;输血、血浆量越多, 肺损伤发生的风险越高, 建议开展多种节约用血措施包括纠正术前贫血。

  • 单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浙江省卫生厅;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