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索组合式降温技术对心肺脑复苏患者大脑降温速度的影响及该技术行脑保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46例成功恢复自主循环(ROSC)仍昏迷的心脏骤停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即组合式降温技术组)24例,ROSC后采用冰生理盐水快速外周静滴、软式电冰帽头颈部维持降温、冰毯躯干降温及冰水鼻腔热交换导管应用局部降温;对照组22例,ROSC后采用电冰帽和电冰毯维持降温。2组患者在48h内持续监测鼓膜温度、心率、心律、血压,每8h监测血乳酸、凝血功能、电解质、血氧饱和度等,治疗2周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组患者在鼓膜温度达到目标温度后,仅维持软式电冰帽为主、冰毯为辅的维持降温方式;2组目标温度3234℃,低温疗程维持24h。结果实验组患者ROSC即刻为(36.0±0.53)℃,对照组为(36.0±0.54)℃,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47.7±4.9)min达到目标温度,对照组在治疗后(161±11.7)min达标,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治疗2周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1±4.1)分,对照组为(29±7.1)分,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凝血功能异常和不可纠正的电解质紊乱。结论脑复苏患者采用组合式降温技术可快速、有效降低患者大脑的温度,采用该技术进行选择性脑低温保护是一种有效、安全、可行的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单位
    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