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在鉴别诊断不同类型乳腺炎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80例乳腺炎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病理类型分为NM组(非特异性乳腺炎)、AB组(乳腺脓肿)、GM组(肉芽肿性乳腺炎),每组60例。采用磁共振扫描观察3组病灶的形态特征,测量3组表面扩散系数(ADC)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分析ADC与TIC在不同类型乳腺炎性疾病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GM组患者非肿块强化率明显高于NM组和AB组(85. 00%、61. 67%、65.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3组间肺肿块强化病灶中各类型疾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NM、AB、GM3组患者ADC值分别为(1. 552±0. 268)、(1. 087±0. 365)、(1. 243±0. 274),NM组与AB组和G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NM组和AB组ADC值得ROC下曲线面积为0. 885,最佳诊断临界值为1. 359×10-3mm2/s,灵敏度为0. 824,特异度为0. 851,优于NM组和GM组、AB组和GM组ADC值比较ROC曲线下面积;在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方面,NM组以Ⅰ型为主占66. 67%,AB组呈散在分布,GM组以Ⅱ型为主占63. 33%,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3组患者直接TIC曲线比较ROC曲线下面积比较中,NM组和GM组间TIC曲线比较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 794,诊断临界值为1. 5,灵敏度为0. 835,特异度为0. 776;以AB组和GM组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小为0. 557。结论不同类型的乳腺炎性疾病在DCE-MRI和DWI中具有不同表现,DEC联合DWI乳腺炎性疾病的早期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