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纯才是革命根据地教材建设的核心人物之一。他编撰了陕甘宁第一套、第二套教材,为革命根据地各类教材提供了编撰蓝本,带动了教材质量的提升。他组织编撰东北解放区第一套、第二套教材,及时为解放区提供合适的教材,以革命内容取代了封建主义愚民教育和帝国主义奴化教育。董纯才在抗日革命根据地、解放区的教材建设中两次“开荒”,探索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新教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事业积累教材建设的重要经验。其扎根革命根据地本土的教材实践,为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建构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原型。